首站重慶∼熱情歡迎 「校長公館」小泉僅存遺跡

【特稿】一出重慶機場,兩位年長的校友彭安民(十五屆法政)、鄒本瑜(十三屆新聞)舉著歡迎到訪的牌子在門口等著,地陪說兩位老人家已經等候兩個多小時了。
重慶的建設在過去幾年可謂翻天覆地,高樓林立,快速道路一條條連結,不愧是開發大陸西南的重鎮。
四十多位重慶校友和眷屬們夾道鼓掌歡迎我們一行進入會餐場地,令人受寵若驚,主持人劉傳勛學長(幹校研究部)忙碌幾個月的籌備工作後,依然精神奕奕,高昂的情緒、濃濃的四川鄉音發言,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另外尹從華學長宣讀的歡迎詞更是鏗鏘有力,他說「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母校小溫泉雖然面目全非,但仍有不少遺跡可尋。四川地區校友與會,超過九十歲的有八位,個個行動自如不須攙扶,更難得的是,來自北京的張軼凡學長(十二屆法政)在女兒陪伴下,千里迢迢趕來相聚。」
在四川出生的本團榮譽團長楊與齡也表達了此行兩岸校友見面的意義不凡,政大人的親愛精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希望兩岸校友的聯繫更加密切。陳庚金團長除表達謝意,並宣讀了本會理事長邱創煥的祝賀詞。當晚席開八桌,兩岸校友互道別後經歷,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更多連繫。
抗戰時期,母校遷址重慶小泉(廿七年至卅四年),當地已由建築公司改建為高檔別墅

南京∼六十年首次 兩岸校友共渡校慶

很多政大人都熟知的地名|南京紅紙廊,政大的誕生之地,即使台北的學生也可以從校史知道它。不過紅紙廊已不見了,政大舊址在建鄴路上,而且除了那座校門古蹟,原有的建築都已蕩然無存,不大的校園,大夥進去走了一圈算是來過,然後在校門前合影。
當天晚上,南京地區的校友來了十幾位,兩岸校友在南京古城牆邊的向陽漁港會餐,慶祝政大八十二週年校慶(見圖),在南京這個母校創立的城市慶祝,還是六十年來頭一回。
主持人聶耀主學長(十屆新聞系),已忙碌許久,據聶夫人說,每次接到台北來電,就十分興奮,還堅持隔天和我們一齊登上中山陵謁陵。晚宴剛開始正擔心所約的人可能來不齊,話語未完,最後一位學長從外頭匆匆進來,真應驗了親愛精誠的精神永在。南京老校友們平常聚會不多,趁機大家也留下通訊資料,無不希望在有生之年多加珍惜這份同學情誼。
五月廿一日清晨到中山陵謁陵,是本會此行的重要任務之一,所幸事先聯繫台胞聯誼會代為購置花圈,場地佈置等事宜都安排妥當,因此一切行禮如儀,順利向總理完成謁陵(見圖)。從鍾山下來的途中,幾位當年在政大分部孝陵衛唸過書的學長,陳寬強(十七屆法律)、翟瓞強(十七屆地政)等希望能重遊當年求學書院所在,沿途幾經探詢

南京紀行

政大隨國府遷台,大學部校友在闊別大陸將近六十年後,重臨南京政大本校。參
訪南京是在台復校首屆(十九期)同學為畢業五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由十五
位同學具函邀約,但同學的反應並未如意料中的理想,幸得台北校友會的支持及
在台北的陳立夫先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林穎曾女士的協助,參訪團在李偉成學
長率領下,終能於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如期由台北出發。陳立夫兄長陳果夫
先生,在中央政治學校創校初期曾任校務委員及教育長。與政大有長久的關係,
今次由其後人協助校友重訪政校,意義深長。
李偉成(外交))夫婦和女兒一家三口及郝惠江(新聞)同學等四人,大清早由台
北搭乘港龍班機,在香港國際機場與香港同學黃荔韶(新聞)夫婦、潘培林(外
交)夫婦、孔玉珍及歐棣華同學(教育)會合,再聯同基金會董事長和秘書,一
齊飛往南京,午間抵達,下榻金陵飯店,甫步入飯店大堂,卻迎來恰在大陸講學
的薄慶玫(政治)學長夫婦,他們由蘇州住所趕來南京加入,組成一共有十四人
的參訪團,隨即開始我們在江蘇省的四天旅程。
我們是以「台北政大復校首屆同學南京參訪團」的名義前往江蘇訪問,得到江蘇

拜訪年長學長 回顧一生奮鬥 榮耀校譽 朱建民(一期)、趙金鏞(七期)、李守靜(七期)、劉一鶴(七期)

政大之光 當之無愧
【特稿】校友會理監事會通過拜訪年長校友名單,幾位受訪者堪稱當代法、政、
外交、國貿界最資深的大老,他們孜孜不倦於專業領域,令人敬佩。
母校最資深的外交系第一屆學長朱建民老師,數月來因呼吸道感染,多次入院治
療,校友會代表邱創煥、邱進益、陳庚金等學長及母校吳思華校長於一月廿一日
前往三軍總醫院探視。
高齡一百零三歲的朱建民老師前年百齡華誕時,曾由前校長歐陽勛出面約政大師
生六十餘人為老師祝壽,並出版「慶祝朱建民教授百齡誕辰學術論文集」。
朱老師雖因灌食不能說話,但透過三女朱邦寧女士協助,以字板書寫,對來訪者
的姓名都能辨認,離去時還用手勢和大家揮手再見,顯示意識仍十分清楚。
朱老師曾任母校政治、外交、公行等系主任、法學院院長,教學數十年之久,後
轉任正中書局董事長。
           
與民國同年生的著名外交官趙金鏞(外交系七期)(圖二),今年五月將過百
歲生日,外交官生涯長達四十五年,目前是外交部最高顧問,每週還要到外交部
指導有關條約、法規等目錄編輯工作,繼續貢獻他的專業知識。
趙大使穿著西裝,打領帶,迎接校友會陳庚金總幹事一行人到訪,不改他一貫外

臺北校友總會公益服務形象開創 全國首間大學校友會應邀參加海峽兩岸公益論壇

<p>臺北校友總會六月十至十三日應邀參加第四屆海峽兩岸公益論壇,參加單位有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阿里研究院、張老師基金會、國際佛光會、慈濟基金會、臺中群英扶輪社、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永慶慈善基金會、北京社區與行動服務中心、福建信息技術職校、創價學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上海零點青年公益創業發展中心、湖南樂創公益慈善發展中心、宏智國際集團、眾社會企業、傳夢公益基金、中華文化推廣協會、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大上海臺灣中小企業聯誼會、心知文教基金會、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暨國立政治大學校友會等。<br />
王正偉監事於會中闡述本會辦理公益、服務校友及校友投入社會公益、從事志工、公共服務工作。母校自二○○六年起推動服務學習課程,鼓勵師生從事公益活動,顯現大學教育中重視培養青年關懷社會、服務弱勢族群。<br />
&nbsp;</p>

畢業三十年第四十屆校友興奮返回母校 慷慨捐贈六百萬元「薪傳助學金」

【特稿】五月十五日在連續梅雨好幾天之後,突然放晴,艷陽高照,班上同
學大夥相約十一點半集合,從高雄一早搭高鐵的同學及從北部各地而來的同學,
四維堂門口見面,何其興奮,期待畢業三十年的校友返校日。
非常感謝母校體貼的美意,讓畢業三十年、四十年的同學可以在校慶的前一個禮
拜六回母校,看看母校的改變,驚嘆母校的各項成就和進步,同時更可以聊解思
念母校之情。今年在學校秘書處的精心規劃及周全安排下,讓五月十五日的校友
返校日

規劃「薪傳系列講座」 校友與在校生共享智慧結晶

【特稿】政大薪傳助學金,由二○○三年當年畢業三十年校友聯誼會為主體,發
起此項具意義的助學金;幾年下來成果豐碩,至今已累積上千萬助學金。今年在
第卅九屆畢業三十年校友及多位班級聯絡人,經四月十八日及五月二日籌備會與
校友服務中心(諸如:樓永堅主秘等)的充分溝通後,除本屆首次在五月十六日
校慶日前先行舉辦返校日,安排諸多節目為校友提供一完整「憶當年」特別日子
。此外擬推出「薪傳系列講座」於十一月至十二月間展開。
本次舉辦「薪傳系列講座」有幾個目的。
一、邀請畢業三十年大學部、研究生部之政大知名(傑出)校友擔任講座,分享
其專業與未來引領風騷的重要課題,作為在校生、校友、國家社會等的關心與參
考。
二、提供畢業三十年校友,得以有機會與學校持續保持良好的互動與往來的重要
平台。
三、對在校的學弟妹或所有大學生乃至年輕人,在了解其相關專業提供很好的參
考。
四、邀請相關知名媒體,協辦、贊助單位等,使此系列講座有一定「曝光」,除
帶來好的知識饗宴外,亦盼以「DVD/CD」採通路銷售或義賣方式,予以彙
總作為「薪傳」助學金及校務基金等財源。

政大復校第一屆(十九屆) 校友篳路藍縷 走過簡陋克難的五十年歲月

【本刊訊】為什麼在台復校第一屆是第十九屆?
因為政大在大陸時期的最後一屆是第十八屆(民國三十七年入學),民國三十八
年因遭逢時局動盪,政府遷台,校務、學業中斷。政大在民國四十三年正式復校
,先招研究生,次年即民國四十四年招收第一屆大學部學生,雖然其間有六年光
陰校務中斷,但為延續命脈,還是把復校第一屆叫做第十九屆。
有關十九屆在校時期的點點滴滴:
一、十九屆同學約一百七十多人,台生、僑生各半。
二、入學時只有教育、政治、外交、新聞、邊政五系,第二年(民國四十五年)
增加西語系,由五系學生自願轉系成立,因此畢業時有六個系。
三、克難的教學環境:兩幢教學大樓(只有八間教室),大一生不分系,大多一
起上課,各門課變成共同科目。
四、簡陋的食衣宿:學生宿舍是教育部的疏散辦公室,四、五十人住在一起,三
餐都在學校餐廳,八人一桌,常不夠吃,每天都穿米黃色學生服。
五、堅強的教師陣容和優良求學精神,當年的教師包括陳大齊(校長)、浦薛鳳
、吳兆棠、熊公哲、孫建民、李其泰、阮毅成、張金鑑、鄒文海、杜光塤等教授
都是學界泰斗,學生也是專注課業,十分用功。

屢創佳績享譽中外的 政大商學院五十週年慶

【政大校訊】政大商院五十週年院慶於今年六月十四日在四維堂內揭開序幕,並
邀請所有商學院畢業校友回娘家,見證半世紀以來商院人共同締造的佳績。
典禮開始,校長吳思華便以「師資陣容最堅強、最具國際化視野」形容商學院。
吳思華表示:「五十年等於半百,現在正是商學院最成熟的時期」。
由國貿系、銀行系、會統系起家的商學院,目前已經成長至八系、二所、三學程
的規格,是台灣商管教育中科系最完備的學府;而國際化成績亮眼的商學院,不
僅通過AACSB國際商管認證,締約姐妹校也自二○○一年的八所,擴展至二
○○八年的五十五所,居全國商院第一名。
會中還邀請副總統夫人、國貿系第三屆系友朱俶賢及前校長鄭丁旺上台致詞。朱
俶賢表示,感謝系友們讓商院的資源更加豐沛。而鄭丁旺則說:「商院最寶貴的
資源,就是系友對母校的認同感。」他更朗誦四維堂舞台兩側的對聯,勾起系友
對政大的回憶。
商學院自二○○五年開始推廣參與式個案研究,為了讓師生享有更優質的學習環
境,在院長周行一奔走下,由寶來集團、元大金控、德安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捐款四千萬元,打造全台第一所媲美哈佛教室的「頂尖學園」,也在五十週

為畢業四十年第廿八屆校友團聚活動 兩次籌備會全力推動

【本刊訊】像往常一樣,為迎接畢業四十年的校友來一次回娘家大團圓,去年十
月十六日這天,校友會陳庚金總幹事邀約了廿八屆畢業四十年十七系校友代表齊
聚一堂,順利地在第一次籌備會就邀請到十六系代表十九人參加。幾乎各系到齊
(邊政系黃天從校友臨時患重感冒不克出席)前任校友會總幹事鄭安國就是第廿
八屆政治系畢業生,他的牽線成功是重要的推力。
第一次籌備會由各系代表推選鄭安國為本次活動召集人,舒立彥(西語系)、彭
賢良(企管系)為副召集人,三人正好代表法、文、商三學院,形成完美的組合
。會中並推選中文系曹愉生撰寫邀請函,而最重要的任務是請各系代表收集同學
最新通訊資料,提供校友會作為寄發邀請函與活動通知之用。
經過第一次醞釀發酵,當去年十二月廿二日召開第二次籌備會時,代表各系參加
的人數已達三十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各系的通訊名單全部收齊,共有四百多人,
換句話說,經過四十年光陰,不時遷移,各系代表仍然努力找到百分之八十的同
學,而校友會就根據這份名單寄出邀請函及活動通知。
這次聚會並且選出黃天從(邊政)和彭賢良(企管)兩人主持團拜當天會餐的節
目。